|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Beijing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是一所为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培养信息安全和办公自动化专门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学校的前身是1947年8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开办的中央工委青年干部训练班,先后更名为南京机要学校、北京机要学校、宣化机要学校;1981年升格为北京电子专科学校;1992年,升格为北京电子科技学院;1993年,中南海业余大学并入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3 g* L5 Q" C+ f+ m/ S/ m( m* f' U1,历史沿革
( o* q/ U6 c; }! ~; @北京电子专科学校1947年8月,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的前身——中央工委青年训练班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成立。并先后更名为南京机要学校、北京机要学校、宣化机要学校。
9 h4 y) \# A- |* A8 k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电子专科学校,校址设在小汤山。
/ U' H0 w( h+ J: |& b. a3 E1983年下半年,迁至半壁店,并正式对外公开招收大专生。4 K: M% b' A; Z, J1 |6 w2 |# M$ `
中南海业余大学1948年,中央机关文化补习学校创建。毛泽东担任名誉校长,刘少奇担任第一任校长。
' f1 s# G, F9 R- @5 J1954年,中央机关文化补习学校更名为中南海机关业余学校。后因故停办。! m6 q1 _3 b$ @( s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胡耀邦同志倡议恢复学校。
0 M1 i6 W2 @0 E. n5 u! y' T1981年,学校正式恢复。
$ X% ~, O8 L8 x8 q* Z7 _! `3 }1983年,中南海机关业余学校升格为中南海业余大学。
7 o" E1 w" G& d+ n) \. P" ?1988年,中南海业余大学参与合并组建首都联合职工大学。
0 g8 M" h- B1 ?1993年,首都联合职工大学(原中南海业余大学部分)改建为中南海业余大学。中央办公厅决定将中南海业余大学并入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与之合署办公。 {8 d7 S: {8 j: M! q' H: ?& A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北京电子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并增设函授教育。江泽民同志还为学院题写了校名。) ]/ O6 ?4 `- M
1999年2月,学校迁至丰台新校园。
5 Z8 G& I! V& }1 |8 r2003年,教育部批准学院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密码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
2 P% V! [0 F: u+ a5 b2004年,开始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招收全国统考硕士学位研究生;开始为西北六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办定向专科班。; E: d* l2 [9 {& G: _3 p8 n
2008年,中南海业余大学撤销。
: M0 Y, S% U2 G1 X2011年1月19日,学院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签订了增补专业联合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协议,联合培养学术性研究生学科在单一的密码学基础上增加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10月17日通过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审核,获准在“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两个工程领域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
$ R& G) I! \2 T2012年,第一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
6 j* w7 P3 s- ?2 S# A2 Q9 m% F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p1 z! a9 ?' u/ L5 e/ j3 B& x- m
/ d3 N) T& r, H; Z4 j, K2,学术研究- k9 I9 i1 L( T$ V h
3,科研平台6 y8 Q3 g( }1 V
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信息安全研究所、中共中央办公厅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央办公厅电子科技学院-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联合重点实验室。
1 W6 {; g f3 t5 U9 }" `* q
# [! I$ d) I6 Y5 K0 ]1 ~3 N4,科研成果
_+ Y+ r4 J) |+ X% m! P学校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有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
/ U- j7 r; g8 ~" u5 J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FPGA的ECC算法高速实现(YZDJ0509)、电子商务中混沌密码算法的研究(YZDJ0410)、广播多重量子数字签名方案的设计与分析(YZDJ1004)、基于RSA和Paillier的同态云计算方案、伪随机屏蔽二进阵列偶理论研究(YZDJ0709)、改进的跨域直接匿名认证方案、基于XTR机制改进的直接匿名认证方案、基于双重离散对数DAA协议的设计、防范中间人攻击的可信网络连接协议改进; G. p% ~% e; |
5 d4 v: G3 c+ O+ \# L/ J5,学术资源 K& P. l7 k8 @
馆藏资源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料超过20万册。已购有超星学术视频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读秀、百链学术搜索、新东方网络课程数据库、网上报告厅、库客(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CNKI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资源系统、阿帕比数字资源平台、Springer电子期刊和电子书、ACM全文数据库、ProQuest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IEL数据库(IEEE/IET Electronic Library)、IEEE-Wiley电子书等数据库。
" }0 u- u9 b+ d5 C$ f8 E学术期刊《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Electronic)创刊于1988年,是中共中央办公厅主管,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期刊。突出密码研发、信息安全、计算机、通信电子、行政管理等特色内容,兼顾其他理工类基础学科研究的相关内容。! L9 M7 p- ^' Z$ y
学报曾获中国优秀期刊奖,被中国期刊网数据库收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知网收录、维普期刊网收录、万方数据库收录,是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期刊。主要栏目有研究探讨、应用开发、社科纵横等。* S. z; _; r( ^7 G
& [" @3 Y% z+ `9 c. a6,办学条件
) Y# A8 N# a/ x" ]- I- C7,院系专业; N/ R1 U- N% H6 h+ v
据2019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4个系和2个教学部:密码科学与技术系、网络空间安全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管理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和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研究部。下设9个本科专业。0 C8 A6 u& u" f0 {/ x
院系专业密码科学与技术系
* D+ P1 s; w$ K; U, ~# u) W信息安全、信息与计算科学
! a0 [( |6 w4 ~" v/ C" V& _1 F& D网络空间安全系
/ a, L2 i0 w4 l5 f3 S4 l) U: U% r, K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x' _5 t, m* [6 h0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H. h* }2 f7 u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w. P$ x$ ~1 {8 i
管理系! n+ @4 U* @' }' a( z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保密管理
9 c% Q8 S1 v1 b9 h( [
! S$ Z) ?" C; Z3 {! z9 H. y8,学科建设) w$ W/ b- O9 `9 p, c: c3 c0 \
据2019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包括2个领域);拥有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的3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拥有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联合培养的1个一级学科学术型博士点。
. W) [; ^: Q' p7 g2 }; z联合培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网络空间安全0 a; B) v* s' D2 E. j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网络空间安全6 U9 D e3 ?/ m
联合培养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密码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 n( w9 F8 P( D# R. q% t+ [! Y4 ], e y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工程硕士(包括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计算机技术领域)5 _1 |) c& a; ~) o& }
. ]* X. N4 \, D5 M, X$ k2 a9,师资力量+ x5 r/ p( w8 N& k) W% F
师资概况7 y6 n. H$ {' X
截止2019年9月,学院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达87.9%,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比例达55.3%。先后有22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多名教师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2 r: S' s7 x y2 Y, r导师队伍( e$ \6 c9 {% m
博士生导师:(共9人)+ h5 L/ l! T- b0 B3 M" M$ P
毛 明、张克君、肖嵩、陈小明、陈辉焱、欧海文、封化民、赵 耿、袁 征5 N- d3 u1 R$ w# n+ T6 i9 ]: p6 \
网络空间安全:(共27人)
; D0 Y" s( A/ A3 V' ^王志强、毛 明、方 熙、史国振、池亚平、许盛伟、李 莉、李晓东、李梦东、杨亚涛、张克君、张健毅、陈 颖、陈小明、陈辉焱、欧海文、金 鑫、封化民、赵 耿、袁 征、钱 榕、高献伟、蒋 华、韩妍妍、曾 萍、谢四江、李凤华(校外)5 W, l/ {3 O* f! j
电子与通信工程:(共24人)
# u/ F/ U; P5 o5 t; ^7 Y/ f! \3 M马英杰、王建新、毛 明、史国振、刘 冰、李兆斌、李秀滢、李梦东、李 莉、杨亚涛、杨建喜、张 磊、陈辉焱、周长春、胡荣磊、段晓毅、袁征、袁 琼、高献伟、蒋 华、蒋桂秋、韩妍妍、曾 萍、魏占祯
$ z+ F7 C$ ?. }$ P$ s0 l; @/ n计算机技术:(共22人)- r* z9 M; q ], E
王志强、王 雄、池亚平、刘飚、许盛伟、李艳俊、李晓东、汪永好、张克君、张 岩、张晓昆、张健毅、陈小明、欧海文、金 ?鑫、封化民、赵耿、钱榕、童新海(校外)、谢四江、谢绒娜、鞠磊
% ]. w/ c4 k4 @2 @# R. C9 Z4 |
0 k1 ?, Z% F u. ?# G m5 I! H; T10,教学建设" T6 ?) T4 n7 D0 e/ Q
教学设施学校主要建筑有包括多媒体教室的教学楼和电教中心、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体育活动中心、学生公寓以及集餐饮、服务、娱乐为一体的生活服务中心。1 }3 q! |$ \8 q' H/ d1 [
建有信息安全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验室、保密技术实验室、模拟应急通信研究平台、物理窃密与反窃密技术实验室等基础教学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1 A% y1 P6 O" r$ s2 |# m
质量工程截至2015年9月,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4 b0 C* { y- |- {2009年,密码与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入选为北京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
4 V s/ J5 O8 Q7 e国家级特色专业: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 s4 H8 H4 p! e2 p+ y. j
教学成果2009年至2014年,学校完成教研立项34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9 r! j8 p& S u% Y) W* ?
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60多年来的校友中涌现一批各行各业的工作标兵和先进模范人物,有50余人曾担任省、部、军级和国家局领导职务,有300余人担任国家部委和各省司局级领导职务。5 N7 w9 b! S. c: {# R( l
0 [# P" _# ?# g2 }11,文化传统
: D6 G% |7 Q3 w* Y8 e12,校徽
# _4 ^3 \* |# \( b$ q4 b9 i4 ~- J' p# X) Y% m# a
学校徽标为椭圆形标识,整体图形为英文“电子”一词开头字母“e”的字形变体,点和线代表密码通信,“BESTI”为“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的英文缩写,红色代表学校隶属于中共中央办公厅,蓝色代表高科技、知识的海洋。% f& i, A& |: r1 n: A
- s# R1 p+ a7 \& h3 C- @2 Y13,校训
* }) u' d; E# M1 O/ W! J5 b忠诚 笃学 严谨 守纪( e8 X. Z( |9 E! e+ L; t4 S# n6 H: s# m
忠诚:《荀子·尧问》:“忠诚盛於内,贲於外,形於四海。”忠诚代表着诚信、守信和服从,对党对祖国无限忠诚。$ n, V( K8 J& C4 ]
笃学:语出《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学校师生要专心好学。
4 |3 B( \; k/ `* r
$ v3 \2 z: j- a- y1 I( K14,现任领导3 i/ }9 Y& K* ?! Q. l* W
职务姓名党委书记
' o* i) p& G: X1 g1 w( d鲍遂献
& I4 C0 s' p2 H/ w院长、党委副书记
9 C1 Z& x: L# Z: {/ s毛明
; P+ @3 K" F* N+ W. a副院长
# M, P8 Z% m+ J* W封化民、徐涛、乔晓丽2 i/ T! h7 e p0 C3 j+ P- q- I# T
资料来源:2019年09月20日学校官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