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无人机物流、巡检、测绘等应用场景日益丰富,越来越多无人机可能在同一空域内飞行。当这些无人机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通信频段时,就会产生同频干扰,严重影响控制信号的可靠性和数据传输质量。低空网络仿真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科学有效的途径,成为低空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一、低空同频干扰的特殊性与挑战   与地面网络不同,低空环境中的同频干扰具有其独特性。无人机处于三维空间中,位置和姿态持续变化,导致干扰关系复杂且动态性强。同时,低空信道受地形、建筑物、气象条件的影响显著,信号传播路径多变。传统的静态干扰分析方法难以准确刻画这种动态、三维的干扰特性,而低空网络仿真通过构建高保真的数字孪生环境,能够精确模拟和评估这些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   二、低空网络仿真如何评估同频干扰   低空网络仿真平台通过以下关键技术步骤实现对同频干扰的精准评估:   三维动态场景建模:   仿真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包含地形、建筑、植被等要素的三维数字场景。更重要的是,需导入无人机的飞行轨迹、高度、速度以及业务模型(如控制信令、视频回传),从而在虚拟空间中复现真实的动态飞行任务。   精准的低空信道仿真:   这是评估的基础。仿真软件会采用先进的信道模型(如射线跟踪模型),计算无人机与地面站(GCS)之间、无人机与无人机之间以及无人机与蜂窝网络基站(如5G基站)之间的信号传播损耗、多径效应和时延。这为后续的干扰计算提供了准确的链路级输入。   干扰识别与量化计算:   在仿真的每一时刻,系统会根据所有通信设备的空间位置、发射功率、天线方向图以及信道条件,计算任意两个使用相同频段的链路之间的载干比(C/I)或信干噪比(SINR)。通过设定阈值,软件可以自动识别出SINR低于门限的“干扰热点”区域和时段,并以热力图等形式可视化展示干扰的时空分布。  
 |